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术论文>>政治史研究
政治史研究

ST20220214368284445593.jpg

历史主动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  者
徐才杰 胡冰 杨沫江
发表/出版时间
2023年05月05日
学科分类
政治史
成果类型
综述
发表/出版情况
国史网
PDF全文

  坚定历史自信  增强历史主动

  更好地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历史主动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也是向全党发出的一个伟大号召。2022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国史学会成立30周年,强调要准确把握新中国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更好凝聚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作出积极贡献。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论述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上来,2023年3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和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联合主办的“历史主动精神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外文局、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科研院所、博物馆(纪念馆)、高等院校的近50位专家学者齐聚杭州,围绕历史主动精神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历史主动精神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发扬历史主动,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以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历史主动精神的内涵和本质进一步明晰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中所展现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品质,体现在党的伟大历史实践与时代探索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学者们围绕历史主动精神的科学内涵、内在逻辑展开研讨。

  一是历史主动精神的内涵认识更加统一

  历史主动精神具有深厚历史底蕴,文明价值和时代内涵,是与会学者的共识。有学者认为,历史主动精神是党在百年奋斗中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勇担历史重任的高度凝练。有学者指出,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深刻彰显,而新时代正是历史主动精神的内涵和时代特征。人民性、科学性、开创性是研讨中的高频词汇。有学者分析了历史主动精神的认识依据,将其内涵概括为遵循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精神、革故鼎新的创造精神。有学者认为历史主动精神,是指人们在深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动主体的能动性,科学谋划历史宏图,开辟未来的精神意志。还有学者提出,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党坚强正确领导下,人民的觉醒才是真正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

  二是历史主动精神的内在逻辑更加明确

  准确理解把握历史主动精神的内在本质和逻辑,有助于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有学者提出要把历史主动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专有名词、重要概念,作为党的思政话语体系中的重要表述加以认识。有学者分析历史自信、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等一系列概念,认为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历史智慧,是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的精神形态,实现的是历史实践论和历史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有学者从话语结构的角度阐释如何准确把握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话语逻辑。

  三是实践历史主动精神的态度更加积极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党有所需,史有所为,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起好步开新局之际,要以党史新中国史学科的自信自觉和担当作为,以历史主动精神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大家表示,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坚持和运用唯物史观、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要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主动精神重要论述所蕴涵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科学准确地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历史必然性和发展规律性。浙江的学者还表示,要以高度的历史主动和历史自觉,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存史立言、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固本培元、为奋力推进“两个先行”资政育人。

二、以历史主动精神不断深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通过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干出来。”与会学者从中国共产党在掌握历史主动中创造的伟大成就中感悟历史主动精神,认为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体现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中。

  一是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研讨会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有学者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积累的一系列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经验,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实践“两个结合”,发扬历史主动的伟大工程。有学者指出,历史主动贯穿“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既要以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也要坚持战略定力和保持历史耐心。还有学者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包含历史和现实、传统和现代、理论和实践、中国和外国、社会和文明等多重内涵,具有深刻的历史底蕴和哲学意蕴,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是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充分彰显了历史主动精神

  新时代十年,党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学者们一致认为,这是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必然趋势,并从不同的研究视域进行了阐述。有学者梳理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指出新时代文化繁荣兴盛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有学者指出,新时代以来,我们坚持将国家利益作为对外政策的制定依据,历史性地丰富和拓展了国家安全利益的内涵、外延和时空领域。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有学者指出,新时代十年围绕共同富裕,不断深化认识,拓展科学内涵,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分两步推进的战略部署,为推进共同富裕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共同富裕的探索之路,也是一条把握历史机遇、掌握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之路。有学者从社会保障、双循环扩大内需的迫切需要、新时代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新征程的任务时间表等方面探讨了为何要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三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浙江先行的实质就是历史主动精神

  浙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上拥有宝贵财富、肩负光荣使命。“八八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浙江量身定制的总纲领总遵循,从省域层面率先开启了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置身浙江研讨历史主动精神,与会学者对浙江给予充分肯定,寄予了很高期望。有学者认为,在浙江可以更清晰地体悟历史主动精神孕育的源头活水,更生动地感知历史主动精神发展的滚滚潮流,更真切地把握历史主动精神展现的历史根脉。有学者分享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历史主动精神的高度重视,认为四十多年浙江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特别是“八八战略”推动浙江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总体小康向高水平全面小康、从先行先试向打造“重要窗口”的历史性跃进,正是把握历史主动的生动案例和典型样本。

三、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理论创新、重塑话语体系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习近平总书记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总体设计,要求建设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会议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真、情、实、意”要求,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努力推出更多与时俱进、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研究成果,构建新中国史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

  一是不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会学者特别是来自地方的学者,以“两个结合”为突破口,从各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的生动经验中,观察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实践对于党的理论创新的助推作用。

  有学者以“八八战略”为切入点,剖析了其中所蕴含的历史主动精神的深刻意蕴和卓越品格,认为“八八战略”是习近平同志注重并善于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省域层面的重要理论成果。还有学者认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增强历史主动的力量源泉,浙江是两个“结合”在省域层面结合的典型范例。与会学者普遍认为,浙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的地方,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先行先试的道路的经验启示值得进一步总结提炼,也必将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实践支撑。

  二是重构群体自觉基础上的话语体系

  进入新时代,以往被奉为圭臬的西方理论遭遇现实冲击,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期望建立原创性理论,用“中国方法”讨论“中国问题”。研讨会上,与会学者从文化文明的交流互鉴,带动学科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体现出探索创立原创理论、重构话语体系的强烈群体自觉。

  有学者提出人民传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息传播的核心模式,强调要继续加强以人民为中心的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有学者以《三体》电视剧走出去为例,指出坚持文明交流互鉴观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成功经验。也有学者提出,要一以贯之地以历史主动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明交流互鉴理念持续地在国际社会推广下去,让全球治理主张在国际社会更加深入人心。纪念馆系统的学者提出,革命纪念场馆要努力实现价值观的传播,增强感染力,增强受众对革命历史、共产主义信仰的认同感。

  三是构建中国特色的党史国史学科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致国史学会成立30周年贺信,为进一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有学者提出在中共党史研究中,要通过“说礼”“说理”“说力”和“说例”强化对于党的历史主动精神的情感认同、科学认同、价值认同和事实认同。来自高校的学者以近15年来“小三线”建设研究和授课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在学科发展、思政课程中讲好中国故事。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当前世界中国学发生了格局之变、焦点之变和代际之变。有学者认为,新时代中国学的研究范式正在从西方中国学到世界中国学的全球转向、从学院派到实务派的实践价值转向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础的未来转向。还有学者提出,要通过将中国优秀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结合的价值追求,打破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拓展发展中国家走上现代化的路径,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重要的贡献。

四、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启示

  历史主动精神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重要法宝。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浙江的发展历程是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案例,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要继续充分发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扎实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激发内在动能,不断汇聚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伟力

  新征程中,发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是指导实践、追求实效、取得实绩的思想支撑、动力支撑、力量支撑。

  有学者建议,要厚植文化基因,以文化人,注重在浙江优秀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浙江要充分传承好、发挥好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不断催人奋进的人文精神,指引实践、推动工作、勇攀高峰。

  有学者指出,要强化担当意识,主动作为,充分发扬浙江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的先发优势。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并注重从历史特别是党的历史中汲取开拓奋进的力量。今后要继承好、发扬好总书记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以高度的历史自觉,继续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打造更多具有浙江辨识度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

  有学者认为,要注重群策群力,汇力聚能,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精神。浙江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就极为重视民间生长出来的内在精神动力,并认真总结提炼,从“四千精神”到“新四千精神”,从“浙江精神”到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就是鲜明例证。新征程中,要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举措,汲聚人民智慧和力量进行历史创造,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二是要把握战略主动,不断升华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路径

  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唯有在战略上判断正确、谋划科学,才能在战略上赢得主动。

  有学者认为,要清晰战略定位,准确定位两个大局中的浙江分量。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年来的发展,浙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愈发雄厚、态势愈发明显、动能愈发充沛。精准定位今日浙江的历史坐标,为把握历史主动、进行战略擘画奠定了坚实自信,对于继续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具有重要意义。

  有学者认为,把牢战略依据,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切战略顶层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多次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百姓过上富裕安康幸福的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擘画未来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

  有学者认为,要保持战略定力,在把握“时”与“势”的不断变量中守正创新。浙江要续写好“八八战略”这篇大文章,必须在新的高起点上,推动创新、改革、开放实现更大突破,全面激发活力、增添动力、提升创新力竞争力,努力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三是要时刻走在前列,不断谱写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的华丽篇章

  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包含着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整个过程。在把握历史主动中坚定历史自信,不断增强历史自觉,抢占历史先机,是浙江先行的充足“底气”,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所蕴含历史主动精神的集中表现。

  走在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一贯的、明确的要求,走在前列是历届省委长期以来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的政治担当。有学者认为,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塑造变革性实践、谋求突破性进展、打造标志性成果,不断推动浙江在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就指出,“以浙江的条件、基础,很多工作可以走在前列,这是一种要求,一种高标准”,要“切实把走在前列的要求体现到精神状态上,贯彻到衡量标准上,落实到各项工作上”。有学者认为,要把走在前列作为制定政策、检验工作的衡量标准。立足新的历史方位,要不断增强“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的忧患意识,把走在前列作为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推动各领域工作是否高效能完成的重要标识。

  有学者认为,要用走在前列的实效,不断夯实扎实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基础。要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高质效改革先行省、高能级开放大省,以高质量发展的大突破实现新一轮竞争洗牌的大突围,以“浙江之答”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省域实践例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