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

【王爱云】第三个历史决议对于新时代研究的指导意义

作  者
王爱云
发表/出版时间
2022年01月26日
学科分类
学科理论
成果类型
学术论文
发表/出版情况
当代中国史研究
PDF全文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尤其是新时代历史变革进行了深刻总结,提出了一系列崭新论断,对于近年来新兴的新时代研究而言,是一篇富有指导意义的权威文献。

新时代成为党史、新中国史研究新的重点领域

  近年来,新时代成为党史、新中国史研究新的重点领域。2019年,中共中央交办、当代中国研究所编写的《新中国70年》一书,把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作为“强国篇”,用相当的篇幅记载了新时代的历史发展。2021年,为配合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进一步把新时代历史划分为2012—2017年、2017—2021年两个历史时段,按照历史发展时序展开记述。

  新时代之所以成为党史、新中国史研究新的重点领域,是由其自身的重要性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是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离现实最近、最鲜活、最重要的历史。正如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所指出的:“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而且,新时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标识性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顺应时代大势,把握战略主动,成功办好一件件大事、要事、喜事,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一个个风险挑战,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骄人成绩。中华民族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然而,目前新时代仍然是党史、新中国史研究的一个薄弱领域。关于新时代的理论研究较多,但是从历史角度开展的整体研究较少。个中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时代历史是正在发生的历史,新时代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决策的历史背景以及中共中央的战略考虑、战略部署等还没有完全披露,研究者在研究撰写新时代一些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时往往无处着笔,需要做出的很多历史判断也时常难以把握。例如,在阐述新时代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时,首先面对的是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所面临的问题,这是新时代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历史背景和直接原因,但是这些问题主要有哪些、有哪些具体表现、产生哪些影响,研究者们往往了解得不全面、不到位,这样就无法真正展现新时代发生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所在。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中共中央制定《决议》,并且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用了一半以上的篇幅系统阐述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判断,使新时代研究如拨云见日,有了明确的、根本性的指导方向和原则。

初步构建认识新时代的科学体系

  《决议》把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历史作为百年党史的第四个阶段进行了重点论述,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题,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历史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决议》阐明新时代的主要任务和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决议》开宗明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

  《决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并且从五个方面赋予新时代丰富深厚的思想内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分别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盛、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对人类的更大贡献五大时代主题。

  第二,《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所回答的时代课题、理论内涵、重大意义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等做出新的阐述。

  在中共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的基础上,《决议》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并且强调:“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第三,《决议》提出“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论断,明确习近平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坚强的领导核心与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领导核心的至关重要作用。邓小平曾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厚人民情怀、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众望所归、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过程中始终注重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为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最新科学行动指南,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进互动的复杂条件下,沿着正确前进方向乘风破浪,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四,《决议》从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华大地政治、经济、社会诸多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决议》深刻分析新时代党面临的形势、面对的风险挑战,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13个方面,全面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成就,重点总结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决议》对于每个领域的阐述都坚持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结合,深刻分析该领域问题的历史背景、党对这些思想问题的认识、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主要政策实践、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有理有据地充分展现每个领域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第五,《决议》阐述新时代所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意义。

  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成就,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决议》强调,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彰显认识新时代的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历史的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时历来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地对建党以后特别是中共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地回顾了新中国成立32年的历史,对“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等重大问题作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正是因为坚持实事求是、公正评价历史,两个历史决议都发挥了统一全党思想、增进全党团结、有力促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新时代,习近平再次强调看待历史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2014年,他指出:“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

  《决议》发扬党认识历史的优良传统,使实事求是、尊重历史成为其最鲜明的特点,这在对新时代的认识和判断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例如,《决议》直面新时代所面临的挑战,把13个领域所面临的问题都以实事求是的原则作了深刻阐释。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决议》指出:“党内也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存在不少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问题,特别是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力,有的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口是心非、擅自行事”。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决议》强调:“由于一度出现管党不力、治党不严问题,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出现严重危机,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风气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较为普遍存在。特别是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相互交织,贪腐程度触目惊心。这‘七个有之’问题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强烈不满和义愤”。这些分析符合历史事实,既与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既有相关论述和结论相衔接,又给予细致化描述,使人们能够深入了解新时代治国理政所面临的艰巨挑战。

  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尊重历史,才能还原历史发展的真实的来龙去脉、性质和影响。《决议》对于新时代做出的实事求是的论述,有助于研究者全面、充分地把握新时代历史变革发生的全部面相,也能更深刻地启发研究者锻造培养秉笔直书的史家品格。

  总之,《决议》对于进入新时代历史发展和历史变革做出的全面系统论述,代表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新时代的最新认识。作为最新的权威文献,它必将对学界进一步开拓深化新时代研究发挥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系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本文发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年第1期,注释从略,引用请参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