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雪梅】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与实践伟力
- 作 者
- 欧阳雪梅
- 发表/出版时间
- 2024年12月17日
- 学科分类
- 理论热点阐释
- 成果类型
- 论文
- 发表/出版情况
- 人民论坛
- PDF全文
【摘要】文化关乎国本、国运。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和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浪潮,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时代之问、文化之问,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篇章。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背景、丰富内涵、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增进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以新作为开创新时代文化建设新气象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文化强国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2023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文化建设的深刻洞察、对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的深邃思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为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辟了文化建设新路径、拓展了文化发展新空间。作为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利文化条件。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回答时代之问、文化之问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大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成果基础之上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在2018年8月21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九个坚持”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在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概括为“十四个强调”;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七个着力”的关键任务。“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
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和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浪潮,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时代之问、文化之问,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篇章。习近平文化思想涵盖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基本经验、使命任务、实践要求、保障条件等基本问题,涉及思想理论建设、新闻舆论工作、文艺出版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文化传承发展、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思想政治工作等多个方面,明体达用、体用贯通。
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了文化在新时代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基于对当今时代文化意义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称为民族的“精神基因”和“独特标识”。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富于创新、意义重大,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主义文化本质上是人民的文化。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立场,也是贯穿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条鲜明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把人民利益、人民意志和人民心声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新闻舆论工作要“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文艺工作要“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公共文化服务要推动“标准化、均等化”、提高“覆盖面和适用性”,“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基础”。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保证。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旨,强调党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统领力和引导力,是确保我国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根本所在。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因此,必须“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还突出体现在对文化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上,以及对文化立场、文化目标的规定上。
坚持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和独特优势。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最关键的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把握、准确理解这一科学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更好用以指导实践。
坚持“两个结合”。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标识性内容,由此奠定了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坚守中华文化的根本立场。把握和巩固文化主体性,是构建文化自信的持久力量。文化主体性是文化发挥“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的根基。马克思主义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相融通,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二者结合,厚植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根基、文化血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具有“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我们高扬理想信念旗帜,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高人民群众思想境界,丰富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赓续革命精神,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民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坚守共同理想、实现共同梦想的信心和决心,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社会发展、日常生活。
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宝贵历史机遇,以高度的政治清醒和坚定守牢网络防线,开展网络斗争、加强网络管理、弘扬网上主旋律,牢牢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以唱响网上主旋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为掌握互联网战场主动权的重中之重,持续激发全体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宏阔视野,提出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和“文明交流互鉴”的基本理念,提出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等重大主张,这是应对世界难题、破解“文明冲突论”的中国方案,体现出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深刻洞察并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领域的重大问题,系统解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样重大的时代命题,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表达和创新发展,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谋篇布局
“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实践的探索不终结,理论的发展就不会终结。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后,习近平总书记聚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一步拓展文化建设路径。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问题,对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10月28日,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运河、长城、长征、长江、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走访上海、天津、常德、桐城等地的历史文化街区、农村传统村落以及甘肃麦积山石窟,就“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作出重要指示,出席“金砖+”领导人对话会、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的外方嘉宾、出席中意文化合作机制大会和中意大学校长对话会代表,出访时在国外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以及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首届“良渚论坛”、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2024世界中文大会致贺信等,都创造性地回应了中国与世界文化发展的新问题,发展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一,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新任务、总目标是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力,是文化繁荣兴盛的活力源泉。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要把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作为中心环节,加快完善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决定》就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文化制度体系。
第二,科技赋能驱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新方向。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创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发展的动力源。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新技术的冲击,如何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平衡好内容和技术两种力量、协调好线上和线下两个场域、统筹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增强文化影响力是当务之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科技创新置于核心位置,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指明方向。“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决定》提出“形成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分众化、精准化实施机制”,还专门在第四十条规划了“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体系。既有对网络内容的管理,也关注最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既有对网络舆论的应急处置,又有对网络生态的长效治理,强化了改革的“系统性”和“协同性”。同时,面对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催生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决定》还提出“促发展”的思路,要求“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构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新生态是改革的重要目标。按照《决定》对数字经济新业态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要求,文化科技融合的路径就是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文化生产力。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第三,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制机制,加快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提出:“要继续加强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吸取治国理政经验,提出:“积极宣传廉洁理念、廉洁典型,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
第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华大地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要求:“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底蕴、基础是中华文化认同。2023年10月27日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构建问题。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反复强调了这一理念。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马英九一行时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两岸同胞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自觉做中华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弘扬者,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考察云冈石窟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了这一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文化相通,是中华民族铸就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文化基因。”“历史充分证明,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断增进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如此,才能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第五,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规律特点,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高水平深度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对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化旅游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鼓励积极发展特色旅游、全域旅游。2024年9月、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福建、安徽考察时强调,要广泛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这是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目标要求,也是对自2018年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开启文旅融合以来经验的深刻总结。让文旅行业成为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成为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第六,促进人类文明传承发展。古典文明群星璀璨,不断滋养和启迪后世。2024年11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全球文明对话,注重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11月8日,习近平主席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会谈时强调:“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意作为两大文明古国,应该起而行之,共同倡导以文化人、以德润身,以博大的人文情怀观照人类命运,以兼容并蓄的胸襟超越隔阂冲突,以和合共生的愿景凝聚发展合力,让文明的灯塔照耀人类前行的正道。”并明确落实好新一轮文化合作执行计划。习近平主席主张建设“人文金砖”,做文明和合共生的倡导者。在与外国元首的会谈中,呼吁加快人文交流“双向奔赴”。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加强网上交流对话,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生,更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促进优质网络文化产品生产传播,充分展示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积极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共同建设网上精神家园。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研究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时代之变,彰显真理力量、实践伟力
2024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第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新时代,坚持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坚持不懈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夯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抓好抓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形成浓厚学习氛围;建立立体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阐释矩阵,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同时,利用文字、图解、音视频、直播等全媒体报道方式宣传党的创新思想,把鲜活思想与地方生动实践相结合,提升创新理论的实践感召力,实现“全员教育”与“分众施策”相结合,让党的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广泛深入基层群众,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二,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惠民遍及千家万户。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持续增加并不断向基层倾斜,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从2012年的480.1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280.4亿元,年均增长9.3%。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6个,全国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4.4亿册,同比增长5.6%;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已从2012年的3866家增至2023年的6833家。“十三五”以来,我国平均每2天新增一家博物馆,达到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2023年新增备案博物馆268家。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博物馆由“以藏品为中心”向“以公众服务为中心”转变,创新展陈方式,讲好生动鲜活的文物故事,强化考古知识和研究成果的公众普及,极大增强了人们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形成了“博物馆热”、研学热,许多人“为一座博物馆奔赴一座城”,参观人数从2012年5.64亿人次增加到2023年的12.9亿人次。2023年全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举办演出8.2万场,同比增长41.5%;举办民俗活动1.8万场,同比增长30.4%;举办展览2.2万场,同比增长20.1%,均创历史新高。文艺作品在题材、类型、内容、风格上努力探索、锐意创新,传递真善美,弘扬主流价值。电视剧题材丰富,现实、历史、古装、悬疑、科幻等多种题材的作品广受欢迎。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使得社交媒体在剧集宣传和观众互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剧集的传播速度与影响力。文艺作品现实主义的传统传承,关注现实、关注时代、关注人民,讲述好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用精彩故事来抚慰观众的心灵,进而引发观众对于人生、社会和世界的思考。
第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力推进。全国推行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的“先考古、后出让”政策在24个省份落实落细。大遗址、文物密集区逐步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历史文化名城大拆大建问题得到坚决纠正,老街区在保护更新过程中强化了城市文化和地方性风貌,提高了城市发展质量和空间品质。全面整理梳理各类文化遗产资源。“十三五”期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摸清2155处石窟寺、3831处摩崖造像分布和保存管理状况;公布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完成黄河、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目前,正在开展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将逐步构建全面普查、专项调查、空间管控、动态监测相结合的资源管理体系,《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强化文物资源空间管控要求,实现“一张图”管理,使文物资源版图更加清晰完整。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开展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已有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并实施了挂牌保护,53.9万栋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得到保护。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力推进,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灌溉工程遗产、工业遗产也得到保护利用。随着文化遗产规模的急剧拓展、遗产类型的不断丰富,新时代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现了从点到面、从抢救性保护到系统性保护,从本体保护到整体及周边环境保护的转变,保护与文化遗产相伴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态,保护状况得到根本改善。新时代,创新了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制度、技术,拓展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的主体责任,并通过立法,鼓励社会、个人积极参与保护传承,增强了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大格局,全面提升了文化遗产保护能力,确保文化遗产的突出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永续传承。随着“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9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的项目达43项,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湖南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等7家博物馆名列全球前20。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国,是《世界遗产公约》的拥护者、推动者和践行者。
第四,不断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与日益发展的数字化技术相适应,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国家加强文物保护信息化建设,鼓励开展文物保护数字化工作,推进文物资源数字化采集和展示利用。”这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视听艺术体验。例如腾讯与敦煌研究院先后推出了“数字藏经洞”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供养人、“云游敦煌”小程序和敦煌动画剧等,通过创新数字产品,推动更多文物资源上“线”入“云”,探索向大众普及敦煌文化的多种路径。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博物馆的“标配”。据不完全统计,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涵盖了书画艺术品、美妆服装、文化衍生品等诸多类型,其2016年的销售额已达10亿元。截至2023年,三星堆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年经营流水也超过亿元,部分大型博物馆的文创类收入占到了总营收的三分之二甚至以上。
文化遗产成为创作的源泉。文化类综艺节目将文物考古、文学艺术、典籍著作、人文风俗等文化资源与电视综艺巧妙融合,全媒体传播,为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找到了全新的表达路径,使文化遗产走向大众,燃起国风新热度,引领国潮新时尚。如,“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观众中掀起收视热潮,全网传播量突破1400亿人(次)。《非遗里的中国》收看及互动人次超过75.4亿。文化遗产成为电影、舞剧、网剧、网络文学、游戏、动漫、短视频等创作的重要题材。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2024年9月首演的中国舞剧约200余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剧目与票房占到了全部题材类型的半壁江山。文化遗产是文旅产业的核心资源与支撑。国家鼓励文化、历史、艺术、科技、教育、体育等领域和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行业面向社会提供优质研学旅游资源,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2023年,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接待游客总量超6700万人次,同比增长135%,门票及相关文创、考古研学等文旅消费收入44.75亿元,同比增加11.76亿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乡村旅游业产值超9000亿元。乡村旅游产业已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业态,对于乡村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方式融合形成了“国风”“国潮”,穿汉服、听民乐、看文化综艺、游文化景点成为新型消费潮流。
第五,数字文化产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生力军。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及政策推动下,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提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有效支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的营业收入由2019年的1.99万亿元飙升至5.24万亿元,增长2.6倍。2024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96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其中,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416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0%。从行业营业收入看,全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从2020年的15970.0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7771.51亿元,增长率高达73.9%。2023年,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及影视产业携手并进,构成了文化出海“新三样”。2024年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游戏技术完美结合,创下首日总销量超过450万份、总销售额超过15亿元的国产游戏新记录,带动游戏中的取景地和旅游景点成为热门目的地。
第六,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我国积极参与文化遗产领域全球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我国是“国际濒危文化遗产基金”的首批出资国和董事国。中国多次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参与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了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北京合作建立了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我国成为文化遗产国际合作与治理的中坚力量。2023年4月,发起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联盟成员国、伙伴国、观察员国数量达到20个。我国一直积极开展文物保护援外工程,政府间文物方面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中国与多个国家签署双边协定或合作谅解备忘录,已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20多个国家开展了40余项联合考古,与我国周边6国开展11处文物保护修复合作。在已经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艺术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联盟的基础上,成立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继续实施“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举办“良渚论坛”、世界古典学大会,在雅典设立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为世界搭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平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闪耀出平等、互鉴、包容的文明之光,昭示了文明交汇、交流、交融和谐相处的路径。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注:本文系2024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概念、范畴与学理框架研究”(项目编号:24MZD00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
②习近平:《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求是》,2024年第8期。
③《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人民日报》,2024年7月22日。
④《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民日报》,2024年10月29日。